西路军战败后,陈昌浩的妻子被俘,建国后官至副部级,64岁自杀
红军一共有三大主力部队,分别是红一方面军、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。其中红四方面军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,她的名字叫张琴秋,曾担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务,是红军长征时期级别最高的女将。1936年10月,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之后,经过军委批准成立西路军,张琴秋也加入了西路军,在陈昌浩的带领下渡过黄河,进入河西走廊作战。可惜的是,因为种种原因,西路军遭遇巨大的挫折,几乎全军覆没,张琴秋也不幸被俘。张琴秋是浙江人,出生于1904年。早年时期,她曾在杭州女子师范学校以及上海爱国女校读书。读书期间,张琴秋广泛接触进步人士,积极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运动,迅速成长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进步青年。1924年11月,张琴秋加入了我党,次年,她前往莫斯科,进入中山大学留学,是“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”之一。1930年,张琴秋回国,次年,她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。当时鄂豫皖根据地是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苏区,到这块根据地后,张琴秋立刻投身根据地的建设以及工农革命队伍的发展壮大当中,参与领导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“围剿”斗争,见证了红四方面军的诞生。1932年10月,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,向川陕一带转移,在建设川陕根据地的过程中,张琴秋担任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,是整个红军最高级别的女将。值得一提的是,那段时期,张琴秋坚决反对张国焘的“家长制”作风,她也受到了张国焘的打击报复,并被免去了方面军政治部主任,调到红四方面军医院工作。1935年5月,张琴秋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,长征途中,她与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结为夫妻。夫妻二人齐心协力,共同应对艰难的长征。1936年10月,长征结束后,张琴秋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西路军,与丈夫共同渡过黄河,进入河西走廊作战。可惜的是,在与“马家军”的交战中,西路军遭受巨大损失,张琴秋不幸被俘。被俘初期,张琴秋并没有暴露身份,但因为叛徒的告密,“马家军”也得知了她就是红军女将张琴秋。在这之后,张琴秋被转移到南京,被关押在“反省院”,成为“马家军”邀功的筹码。不过,虽然身陷囹圄,但张琴秋始终坚贞不屈,严守了组织的秘密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在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上,经过组织营救,张琴秋走出监狱,恢复了自由。恢复自由后,张琴秋前往延安,进入中央妇女委员会工作,也是在这里,她与丈夫陈昌浩团聚。不过,1939年,陈昌浩前往苏联治病,夫妻二人再度分开。此后陈昌浩因为战争的缘故被迫滞留苏联,张琴秋也在1943年与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院长苏井观结为夫妻。新中国成立后,张琴秋担任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务,官至副部级。也是建国后,陈昌浩返回国内,他见到张琴秋后,对张琴秋连连说“对不起”、“让你受苦了”之类的话。张琴秋并没有苛责陈昌浩,对她来说,苦难已经成为过去了。1966年,十年浩劫开始后,张琴秋受到冲击,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。1968年4月,张琴秋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,年仅64岁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